自那之後,爭論便有增無減。週四的時候,Space.com報導稱,來自馬里蘭大學和波士頓大學的一份新研究報告稱,旅行者1號在2012年7月27號達到了星際空間。作為回應,NASA只表示,矛盾的是該航天器現在什麼地方,而該機構卻不知道。
那不同意見爭論的意義何在? NASA在周四解釋道,"這一切都歸結於科學家如何定義太陽系的邊界"。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它是如此巨大,以至於在它自己周圍創建了一個磁場——科學家稱之為"太陽泡沫"(solar bubble)。而太陽磁場範圍之外的地方,就是科學家所定義的"星際空間"——該領域有自己的磁場。
自旅行者1號於1977年發射以來,該航天器便一直在檢測來自太陽的磁場狀況。噴氣推進實驗室(JPL)一直在等待,某個該船經過時、磁場方向會發生戲劇性變化的領域——即衝破"太陽泡沫"、走向"星際空間"。原因是,NSAS認為,星際空間的磁場方向是不同的,並可以藉此發現"太陽泡沫"。
而馬里蘭大學和波士頓大學的研究卻認為,太陽系里外的星際空間,其磁場的運動方向其實是一致的。正因如此,"太陽泡沫"和星級空間重疊的地方,會有一個"緩衝區域"。這種重疊意味著,我們太陽系的"邊緣"其實應該進一步向內,而旅行者1號早就已經穿過它了!
在這項研究發表後,NASA表示它和其它科學家不同意馬里蘭和波士頓兩所大學對於太陽系邊界的意見:"有其它模型假想了掛在我們的'太陽泡沫'上的星級磁場,而在太陽磁場內預測星際磁場的方向、與在太陽磁場裡面的是不同的"。
不過,無論該航天器已經到了何處,它仍在不停地向JPL發回數據、並且穿越了其它任何人造航天器尚未冒過險的一段空間。有鑑於此,NASA也表示其會"在未來數月和數年之內,繼續跟進任何進一步的發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